找律师咨询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办案助手 >> 法官评析
本案中花木苗圃如何继承
【字体:
【作者】 陈永庆
【作者单位】
【发布日期】 2003-10-8
【编辑日期】 2013-01-01
【来源】
【摘要】
本案中花木苗圃如何继承

    案情: 
    今年75岁的李淑珍,家住四川省泸县兆雅镇农村,8年前,丈夫去世,为治夫病,家中早已一贫如洗,仅留下一痴呆儿子与之共同生活。本想一死了之,随夫而去,但想到痴儿生存的艰辛,她与命运苦苦抗争。后经人撮合,与丧妻老汉张大明相识、相知、相爱。两位老人不顾世俗的偏见,毅然步入婚礼的殿堂。李淑珍带着儿子唐林从内江迁居泸县落户张家。张大明有四个女儿,先后成家立业。再婚前,张大明种植的花草面积小、品种少、价值仅1万元左右,有了李淑珍的支持和协助,扩展了生产规模,现种植面积达30亩,产值25万元。今年3月,张大明因病死亡。有张大明1987年修建房屋8间(6间楼房,2间瓦房)和他个人的债权2.9万元及债务3万元。没有遗嘱和遗赠协议。
    他的四个女儿为争夺财产,不顾继母女之情,杨言要将李老太母子赶走。无奈,李老太一纸诉状将四继女告上法庭,要求析产继承。
    四被告辩称:父亲的家产不是原告与生父的共同财产,应全部作为遗产继承,继兄唐林仅参加少量纯体力劳动,不能参与继承。由原告、四被告平等继承。 
   审判: 
   
   泸县法院经审理认为:房产8间是张大明的个人财产,应作为遗产继承;苗圃30亩是张大明与李老太的共同财产,其中15亩归李老太所有,另15亩作为张大明的遗产;张大明的债权2.9万元,应作为遗产继承,债务3万元,应当由继承人清偿。因唐林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系张大明有扶养关系的继子,故唐林对张大明的遗产享有继承权,原告、四被告、唐林均为第一顺序继承人,依法平等取得遗产继承份额。
    苗圃不便分割经营,应折价处理。四被告的经营知识、市场观念比原告强,原告及唐林应以分得现金较为妥当。但考虑到四被告要承担市场经营风险,应适当减少原告的应得份额。
    法院判决,张大明的房屋8间,由原告及唐林继承3间,其余归四被告享有;现有的30亩花木由四被告共同经营和所有,四被告各给付原告母子3.5万元,共计14万元;张大明的债权2.9万元由四被告均等享有;债务3万元由四被告等额偿还。
    评析: 
    我国《婚姻法》第18条规定,一方婚前财产,为夫妻一方的财产。最高人民法院《关于适用〈婚姻法〉若干问题的解释》第十九条规定: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,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,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。 本案中,张大明的房屋建于1987年,属于张大明与前妻的共同财产,当时未进行遗产分割,至今,已超过法定遗产纠纷诉讼期限。因此,对张大明前妻的遗产不再继承和分割,应直接认定为张大明的个人财产。李老太与张大明虽然共同生活近8年,但双方没有对房产的归属进行特别约定。故8间房屋应作为张大明的遗产。
    我国《继承法》第26条规定,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,除有约定的除外,如果分割遗产,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,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。本案中,张大明再婚前,种植面积仅1亩多,现有30亩花草,原告应首先分得14.5亩,另15.5亩应作为张大明的遗产。
    《继承法》第29条规定,遗产的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,不损害遗产的效用,不宜分割的遗产,可以采取折价、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。本案中,苗圃不宜分割经营,折价处理是正确的。又因原告年龄较高,经营知识欠缺,因此,应分得现金为宜。但由于四被告要承担市场经营风险,适当减少原告的应得份额是合理的。
    《继承法》第10条规定,继承的第一顺序包括配偶、子女、父母,其中,子女包括婚生子女、非婚生子女、养子女、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。第13条规定,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,一般应当均等,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,应当予以照顾。本案中,唐林系张大明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。缺乏独自谋生的能力,因此,应适当多分。
    《继承法》第23条规定,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……。本案判决四被告在享有债权的同时,承担偿还债务的义务是妥当的。
    基于以上法律规定和认识,原告母子本应分得房屋2.7间,为便于生活,原告实际多分得0.3间;花草25万元,原告及唐林按理应得16.334万元,实际少分2.334万元,但免于承担市场风险;为最大限度保护妇女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,根据权利、义务对等原则,判决原告母子不享受债权和不承担偿还债务义务。(文中人物均系化名)。

   (作者单位: 四川省泸县人民法院)

来源:中国法院网
无需注册,30秒快速免费咨询